9月2日,扎兰屯市科协组织召开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交流活动传达汇报会,专题传达学习全区交流活动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市科协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会上,详细介绍了8月26日至28日在兴安盟举办的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交流活动整体情况。此次活动由自治区科协主办、兴安盟科协承办,采用“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现场观摩”三维模式开展,来自全区各盟市、旗县(区)科协及自治区科协相关单位共150人参会。在专题培训环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挺教授深度解读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内蒙古大学何生海教授围绕“数字赋能边疆安全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阶段,广西百色、安徽滁州及我区通辽、包头、兴安盟突泉县等9个地区分享科普活动组织、阵地建设、资源整合等经验,参会人员围绕典型案例开展分组研讨;实地观摩中,参会人员走进乌兰浩特市三合村、科右前旗平安村番茄公社、突泉县赛银花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实地感受“科普+民俗”“科普+文旅”“科普+农业”的创新实践成果。
会议强调,一是要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为根本遵循,依法推进科普工作,加大投入、完善设施,筑牢科普事业发展基础;二是要聚焦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重点人群,精准制定科普策略,提升服务针对性;三是要深化“科普+”融合创新,推动科普与地方产业、文旅、乡村振兴结合,打造特色科普品牌;四是要加强科协自身建设,提升人员业务能力,运用新媒体创新科普手段,建强高素质科普人才队伍。
会议要求,一是深化学习宣传,通过专题研讨、线上学习、基层宣讲等形式,推动会议精神和科普法知识全覆盖,提升市科协干部职工及基层科普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二是细化工作方案,将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针对五大人群制定专项科普计划,明确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三是整合资源创新,加强与教育、农业、文旅等部门协作,挖掘本地特色资源打造“科普+”品牌项目,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扩大线上科普覆盖面,切实将交流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扎兰屯市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