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鄂伦春旗科协组织召开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交流活动传达汇报会,旗科协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旨在深入贯彻交流活动精神,为提升全旗公民科学素质凝聚共识、明确方向。
会上,参会代表详细汇报了2025年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交流活动的核心内容。此次交流活动为期三天,围绕内蒙古数字赋能边疆安全治理的理论意义、内蒙古数字赋能边疆安全治理的现实困境、内蒙古数字赋能边疆安全治理的破解策略、当前内蒙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四大方面展开深度解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王挺在活动中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进行了细致阐释,让参会人员对科普工作的法律依据和方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科协后续依法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同时,内蒙古大学教授何生海作了题为“内蒙古数字赋能边疆安全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讲座,从独特视角为科普工作融入地方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启发盟市、旗县科协思考如何将科普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助力边疆地区发展。来自广西百色、安徽滁州和内蒙古通辽市、包头市、兴安盟突泉县等9个盟市、旗县科协的相关人员在交流活动中进行了现场经验分享。他们围绕“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典型案例”开展分组研讨,交流内容丰富多样,涵盖科普活动组织、科普阵地建设、科普资源整合等多个方面。各地在科普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鄂伦春旗科协认真学习加以借鉴,不断推动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接下来,鄂伦春旗科协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以新修订的科普法为指导,完善科普工作制度,确保科普工作依法依规开展;二是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探索“科普+本地特色”模式,推动科普与本地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三是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一批示范性强的科普服务阵地;四是丰富科普活动形式和内容,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开展多样化的科普活动,提高科普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